孫子兵法《謀攻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意思是,透徹了解自己及對手情況,作戰才能立於不敗;若只了解自己,而不了解對手,就只有一半機會成功;若對自己及對方皆無所知,那就會每戰必輸。
同樣的道理,投資人成天在股市廝殺作戰,充分了解自己及個股特性的人,每次操作都不會有危險;就算有突發事件造成公司股價重挫,投資人停損出場,也能安全撤退,不至於全軍覆沒。不過,要掌握自己比較容易,要摸透一檔個股、一家公司,卻很困難。
如何找到一家值得長期投資的公司,並徹底摸透?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寶來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及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郭恭克,三位專家透過十多年征戰經驗,歸納出五大條件:一、產業位置,
二、公司經營者及團隊,
三、公司營運績效及獲利表現,
四、財務體質,
五、個股進出觀察指標。
■步驟一:釐清公司所處的產業位置 挑選「舊行業、新機會」中的龍頭股
首先,就產業位置而言,毛仁傑指出,所謂「時勢造英雄」,公司所屬產業,要先符合時代趨勢,經營者才有機會成為英雄。除非像蘋果電腦的賈伯斯,能「英雄造時勢」,否則大部分的經營者都像宏碁前總經理蘭奇一樣,只要面臨產業轉型困境,就毫無用武之地了。
因此,投資人要從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產業趨勢變化,「看好的產業,又分為兩種:一是『舊行業、新機會』,像台玻;另一是『新行業、新機會』,像太陽能。」毛仁傑分析。
不過,對投資人來說,與其在「新行業、新機會」中找尋標的,不如挑選「舊行業、新機會」中的龍頭股,獲利機會較大。他解釋,舊行業內容一般人較熟悉,當產業新機會起飛,龍頭股可望因享有高市占率,股價表現占盡優勢;至於「新行業、新機會」,因產業態勢不成熟,且多涉及複雜技術,除非投資人具專業背景,或周遭有相關行業的人可當導師,否則操作進入門檻高,也難判斷公司投資價值。
劉興唐則建議,投資人可鎖定進入障礙高、政府特許或重要政策扶植的產業。因為,政府扶植產業,多具有高成長特性;而進入障礙高的產業,公司通常能維持穩定獲利,不必擔心在後有追兵情況下,降價求售,若能形成獨占或寡占市場更好。
「進入門檻高的產業,最大特色在於毛利率能維持一定水準。」劉興唐分析,如晶圓代工,不但早年經政府大力扶植,產業進入門檻也高,龍頭股台積電更在製程技術上遙遙領先對手,至今地位難以動搖。再觀察台積電近兩年毛利率變化,多維持在四七%至四八%高水準位置,相當穩定。像這種產業,選了龍頭股等於贏者全拿,就很適合投資人長期持有。
■步驟二:觀察經營者是否具誠信與才幹 可強化持有信心與確認公司競爭力
第二步,要看公司經營者及團隊。毛仁傑說,「經營者最重要兩個條件,一是誠信,另一是才幹,這些從過去行事作風,多少可看出經營者究竟正派與否。像郭台銘拿出自己的股票獎勵員工、張忠謀個人的財富也輸給很多經理人,顯示公司經營者將股東權益放在第一,而非個人私利,必要時甚至會犧牲自己、照顧股東權益。」
經營者操守,決定一家公司是否值得長期持有;而謀略及才幹,則影響公司的競爭力。毛仁傑指出,一位具有企圖心、遠見的經營者,在公司營運策略或事業規畫上,都能領先市場,提早布局。劉興唐則認為,相較家族企業接班問題複雜,經營者最好由專業經理人出任,而經營團隊則以具相關技術背景尤佳。
要檢視經營者說話是否可信,最直接作法,就是進入第三步,檢視公司經營績效及獲利能力。劉興唐說,公司獲利數字,是影響股價走勢最重要變數,投資人至少要掌握公司年度EPS(每股稅後純益)、近四季EPS,以及法人預估未來四季EPS。另外,國內規定上市櫃公司每月須公布營收,這部分也要留意,藉此可檢視公司是否隨著產業成長,而營收持續擴大。
■步驟三:定期追蹤公司績效與獲利 釐清業績數字是可信還是吹牛皮
「很多公司經營者,會將業績數字講得很漂亮,透過隨時追蹤財報、檢視獲利,就能確認經營者的話是可信,還是在吹牛皮。」毛仁傑說,每季公布財報,也是觀察公司在整體產業中,是否出類拔萃的好機會。投資人可乘機多方比較,找出獲利穩定向上,或產業中的佼佼者,汰弱留強。
除了釐清公司營收、獲利數字,還要進一步掌握公司營收結構。「要長期投資一檔個股,就必須清楚知道,這家公司的毛利率、營益率等數字如何。」劉興唐說,毛利率高,代表公司具一定產業競爭力,像龍頭或利基型廠商就享有高毛利;至於營益率,代表公司本業賺錢能力,營益率愈高,企業獲利能力就愈強,若為負數,就表示企業本業處於虧損狀態。如果毛利率高、營益率也高,就意味公司產品不但具競爭力,且營業費用也控制得相當好。
劉興唐強調,毛利率與營益率,是衡量企業獲利能力兩項重要指標。公司致力於降低生產成本、控管支出費用,目的就是為了讓獲利數字更好看。換句話說,只有提升毛利率、營益率,公司才能提高本業獲利水準,為企業經營帶來實質效益。
例如,過去五年,鋼鐵龍頭廠中鋼毛利率數字,除了二○○九年下滑至九%外,其餘皆有一八%到二六%的水準;營益率部分,則在一二%至三五%之間。儘管受到景氣循環影響,波動相對較大,但公司整體獲利能力還不錯,都有兩位數水準。郭恭克提醒,毛利率低於五%以下的公司,最好不要碰。「像筆電大廠,就有毛利率過低問題,特別是外銷產業,只要匯率一波動,獲利很容易就被吃掉。」
但整體而言,長期投資一家公司,最關鍵的兩項數字,還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及現金配息率。郭恭克指出,檢視一家公司財報,主要是針對公司獲利能力、經營效率、財務結構及償債能力等四個面向進行分析;而股東權益報酬率,則可直接反映出一家公司主要財務結構、經營效率及獲利能力。
「一般而言,股東權益報酬率在二成以上,就算是非常好的公司。」劉興唐說,以台積電為例,過去五年,除○九年台積電ROE為一八.四%外,其餘皆超過二成,表現相當穩健。塑化龍頭股台塑,同樣深受景氣循環影響,過去五年ROE在九.二%至二三.二%間,波動相對大,但也有雙位數表現,成績也算不錯。
至於現金配息部分,「能夠穩定配息的公司,代表公司現金流量高,財務體質也較好。」郭恭克分析。但要注意,有些公司在宣布股利發放政策後又進行增資,或發行公司債等活動,等於是借錢來配發給股東,「為配息而配息」的作法就很不應該,投資人最好避開。
現金流量充足的公司,不但對景氣應變能力較強,展現在企業營運及獲利品質優劣上,也有一定重要性。郭恭克指出,「自由現金流量」是判斷公司能否真正產生現金收入的指標。而所謂自由現金流量,是指公司「來自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支出」後的數字。
■步驟四:檢視公司現金流量及償債能力 找出可長期投資的優質公司
郭恭克解釋,「自由現金流量」高低,取決於公司營運活動現金流量,也就是說,實際上能賺進大把鈔票的公司,其自由現金流量也較高;但要注意,一家公司要維持現金不斷流入,通常也需要不斷投入資金、擴充產能設備。因此,拉長時間來看,一家公司「自由現金流量」始終為負,就表示這家公司無法產生真正的現金收入,長期而言在產業中恐缺乏競爭力,投資人最好避開。
像去年,台塑來自「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為五四四.六億元,扣掉「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出」八十三.七億元,「自由現金流量」高達四六○億元,就是現金部位相當充沛、值得長期投資的優質公司。
另外,公司負債比及償債能力,也是長期投資人必須了解的指標。劉興唐說,「負債比」是衡量一家公司資金槓桿的方式,亦即企業資源由負債所提供的比重。負債比愈高,代表資金槓桿愈大,當企業營運狀況良好時,能發揮以小搏大效果;但當企業營運走下坡,固定的利息費用,也會壓得公司喘不過氣。一般來說,負債比最好要低於四○%。
而償債能力,就要看「流動比」(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及「速動比」(速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其中流動資產,是指「一年內」可變現的資產,如存貨、應收帳款等;速動資產,指能「立即」變現的資產,如現金、股票等。若流動比高於二○○%,就代表企業償債能力具一定水準;若速動比高於一○○%,表示企業立即償債能力相當穩定。
再以台塑為例,過去五年,公司負債比約在二六%至三五%間,流動比在二三五%至二九五%,速動比則在一七○%到二五二%,均符合優質公司標準。而台積電,過去五年公司負債比更低,約一一%至一四%,流動比在二五六%至六一三%,速動比則在二二八%至五六○%,都是超高水準,值得投資人長抱。
■步驟五:留意個股進出指標 從股價表現 掌握交易趨勢
在逐一確認公司所處產業位置、經營者及團隊、獲利能力與償債能力後,接著就要進入「實戰演出」部分,即檢視個股進出指標。劉興唐簡單歸納出四項指標,包括技術面、籌碼面、類股強弱及國際股市連動。
先看技術面,常見的指標包括均線、趨勢、波浪理論、價量、KD指標等。投資人可依照偏好,以各種技術指標檢視個股多空。
例如,以波浪理論看台塑走勢,目前股價就相當強勢,為主升段的延續;但就周線角度,可能有過熱拉回疑慮,但回檔修正仍可站在買方;再看中鋼,同樣以波浪理論分析,長線多頭趨勢不變。但是就周線、日線角度來看,中、短期也有拉回整理的可能,投資人可作為參考。
至於籌碼部分,劉興唐表示,董監及外資持股高的公司,籌碼相對安定,對股價長期表現有正面助益。至於投信,因持股轉換相對靈活,一旦持股超過二成,就代表投信資金已上車,此時最好避開,或挑選投信持股在一五%以下的標的。另外,融資比率低的個股,籌碼也會安定許多。
再來,要觀察類股強弱勢表現。例如,近期資金從電子股撤出,轉進傳產股,市場呈現電子弱、傳產強態勢,大盤雖是上漲,但科技股卻漲輸大盤;或有族群走弱,但個股表現獨強情況。因此,投資人可以透過類股相對大盤表現,及個股相對類股走勢,來判斷公司股價強弱。
最後,則是國際股市連動。一般而言,科技股表現要看美股臉色,傳產股表現則與陸股息息相關。
劉興唐指出,像LED(發光二極體)照明龍頭廠Cree股價,因LED庫存升高而重挫,但國內LED廠卻晚了一到二個月才反映。另外,受到中國「十二五規畫」激勵,去年底大陸水泥、玻璃族群股價開始走揚,幾乎也領先國內一季時間表現。
換句話說,投資人如果買進中鋼,建議最好連大陸的鋼鐵股,像寶鋼、鞍鋼走勢一起看;若是長線布局台塑,那就要對大陸的中石化、中石油股價有概念。至於科技股,則要觀察美國相關族群走勢,像台積電股價變化,就可觀察其主要客戶,包括英飛凌(Infineon)、英偉達(Nvidia)等股價表現。
相信透過上述五大步驟、徹底摸透一家公司,投資人長線布局就能立於不敗之地,穩健獲利。
(鑽石實戰交易系統)~1.止跌(賣力耗盡跌回滿足)線下到底(1號戰法)否極買補!2.轉強(型態二低一高過高)線下過高(2號戰法)買進反彈!3.轉多(突破均線趨勢向上)進入線上(3號戰法)買進漲勢!4.漲勢(回檔修正止回轉強)轉多再漲(4號戰法)再買多單!5.止漲(買力耗盡漲彈滿足)線上到頂(5號戰法)盛極賣空!6.轉弱(型態二高一低破低)線上破低(6號戰法)放空回檔!7.轉空(跌破均線趨勢向下)進入線下(7號戰法)放空跌勢!8.跌勢(反彈修正止彈轉弱)轉空再跌(8號戰法)再空空單!(型態)和(趨勢)會有八種組合~形成如(鑽石)般的八個切面,是為(鑽石實戰交易系統)的基本概念!在鑚石實戰交易系統的(八部戰法)中包含:(兩極戰法1/5)(修正戰法2/6)(反轉戰法3/7)(趨勢戰法4/8)(四象戰法3/4/7/8)(六合戰法1破低買反彈/3過高直接買/4過高回檔買/5過高空回檔/7破低直接空/8破低反彈空)!歡迎你(妳)的光臨!這裡有股票和期指的最新訊息!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東山老師從孫子兵法~領略兵法要義
東山老師坦言,從前少年得志,以為股市只漲不跌,後來發現錯得離譜。十幾年前,他開始看《孫子兵法》,發現股市勝利之道隱含其中。對他最深遠的,莫過「順勢而為」、抱緊大盤。
「如果時光倒流二五○○年,我遇到孫子,會馬上給他磕頭,請他收我為徒。」史書作家東山,在股市打滾二十四年,接觸《孫子兵法》超過十三年;他鑽研老祖宗的戰略智慧,反覆研讀《孫子兵法》至少一百遍,讀了三年,才慢慢通透其中道理。
聊起這套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帶兵征戰絕學,東山眼神發光、心神領會地說,《孫子》啟發的是戰略觀念,他將人性摸透,專攻人性弱點。「人性是永遠不變的,不是貪生怕死,就是貪財好色;而股市,正由人所組成。」參透《孫子》的奧妙之處,在股市,也就不容易受傷。
找到「股市之道」上不去、下不來的盤就別玩
打開《孫子》,開宗明義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東山依著句子解釋,「戰爭是國家重要大事,關係到人命生死、國家存亡,一定要好好研究、考察。」轉換到股市操作,也是一樣。講到這裡,他拍了一下桌子說:「當初就是不懂『股市之道』,才會摔得這麼慘。」
東山回憶,一九八七年第一次踏入股市,當時上市公司只有三百多家,錢多籌碼少,不管好股、爛股,全都雞犬升天,讓他產生「股市只漲不跌」的錯覺。他靠著本業出版社工作,累積到一筆令人稱羨的財富,拿著這筆錢,東山勇闖股市叢林,沒多久時間,就賺進千萬元資產。
「剛開始,我也不相信只要看著螢幕上跳來跳去的數字就能賺錢。那時候,走大多頭市場,給我錯誤觀念,後來把我害慘了。」東山語氣激昂地說,「這是我生平遭遇到最大的挫敗」;八個月內,資產從六千萬元變成二十八萬元,每天晚上都在作惡夢。後來,讀了《孫子》才發現,股市不但冷酷無情,且殺人不見血,就與戰場一樣。如果不用頭腦,不先把功夫練好就進場,最後就只有被痛宰的份。
在股市重重摔了一跤,東山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懂「股市之道」,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玩股票。他深有所感地表示,股市很玄妙,不停跳動的數字,看起來好像只有漲、跌或平盤,但裡面迷霧重重。為了將股市的節奏本質弄清楚,他開始到處拜師學藝,想掀開股市神祕面紗。
「股市有一種運動慣性,一是上升,一是下跌,還有橫著走;上不去、下不來的盤,我就不玩。」東山潛心學習,經年累月下來,他斬釘截鐵地說,「現在股市要痛宰我,是不可能的。」這份自信,來自他悟出一個真理,即操作股票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永遠緊抱大盤大腿」。
東山說,台股從九三○九點一路下滑到三九五五點,我聽過身邊賠錢最多的人,金額高達三億元。為什麼會賠錢?道理很簡單,股市有多空,當市場走多的時候,代表財神爺站在多方;而從九三○九點重挫到三九五五點,很明顯地,財神爺站在空方。這時手中握有大量股票,等於站在財神爺的對立面,試想,這樣會有好果子吃嗎?
蹲好馬步練功夫即使做好萬全準備 行情也不能被操控
除了抓緊大多頭行情、順勢而為,東山自信能在股市屹立不敗的原因,就在他常以《孫子》期勉自己,進場前須修煉好自己的實力,不打沒把握的仗。例如,「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白話是說,先消除自己的弱點,具備敵人無法打敗的條件;在準備充分、基礎完好下,等待敵人發生錯誤,以創造致勝機會。
股市裡,他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解,「不該玩股票的時候就別玩,等到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出現,再進場。」另外,孫子說:「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引申到股市,就是將大盤看作是強大對手,當兩軍對壘時,一般人是不可能力抗大盤的。東山巧妙比喻,「就算首富,擁有二千億元資產,足以控制盤勢,但也只能當一天的王。就好比在森林裡,遇到獅子、老虎,手中沒有武器,那還不快逃?」
東山強調,如果面對的是非常強大的敵人,硬幹是匹夫之勇、笨蛋行為。不僅如此,只要大盤沒有大行情可圖,就算有波段獲利空間,東山也不為所動,保持空手。「要進入股市,先決條件是波動要大;像這兩個月以來,指數上不去也下不來,要賺錢就很難。」
像孫子說:「兵貴勝,不貴久。」對應到股市,講白了就是「賺錢才是唯一的王道」。東山直言,很多人有壞毛病,手上沒股票會睡不著。「像現在的行情,沒有長線可言,我就退出不玩;就算能短線獲利,也不要做。因波動幅度不大,頂多能賺小錢,但這就像刀口舔血,雖舔到了血,但有失去舌頭的危險。為了蠅頭小利而冒進,不如等機會來了,再進場就好。」…
40歲才學理財,怪老子財富10年翻5倍搞懂複利 輕鬆年領百萬
有個人,40歲之後才開始自學投資,經過了10年,他讓銀行裡的存款翻了5倍,因此決定提早退休,現在不用工作,每年還有百萬元的投資收入。他運用的方式很簡單,就是上面這條公式,如果轉換成數學式,就是複利公式。
【複利公式】FV=PV×(1+R)n次方
FV為期末本利和,PV為期初本金,R為每期利率,n為期數;
上述公式也就是:期末本利和=期初本金×(1+利率)期數次方。
這個複利公式,被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形容為「比原子彈的威力還大」,雖然威力很大,但執行起來卻一點都不難,人人都能輕鬆學會。
如果你不相信,先來看看這個人是怎麼做到的。他是蕭世斌,在網路上的投資理財領域,以「怪老子」名號走紅。一如多數上班族,40歲之前,他拒絕理財,認為那是賭博、投機,相信自己只要辛勤工作,隨著職位攀高、收入增加,財富會自然累積。
40歲前拚命工作領死薪水
血汗錢全放定存,拒賺「投機」財
40歲那年,怪老子雖然已是外商公司高階主管,年薪以百萬元計,而且因為省吃儉用,在銀行存下300萬元存款。但是,一場同學會,他見到當年班上成績墊底的一名同學,靠著投資房產,竟有億萬元的身價,至少是他存款的33倍。
怪老子從此覺悟:個人財富與是否認真工作無關,關鍵在於懂不懂得投資,而投資勝出關鍵就在搞懂複利,「複利是決定財富的關鍵因素,一定要懂、會算,才算真正開始理財。」他說。
40歲以前,怪老子學的是最熱門的電子工程,做事拚命,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36歲就做到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薪水在10年內翻了4倍,認真地用工作累積財富。
回憶當年的生活,怪老子說:「我那時只會存定存,根本不懂什麼是複利。」
精打細算過活,財富累積卻牛步
同學經歷讓他痛苦覺悟
只靠定存理財,觀念會不會太保守?怪老子笑著說,因為父親是職業軍人,媽媽是專職的家庭主婦,從小就灌輸他:認真工作、省吃儉用、乖乖存錢,千萬不可以去賭博賺不正當的錢。所以從25歲開始工作後,他就把賺的錢全放在定存,一做就是15年。
因為有2個女兒,老婆又全職在家,家計全靠怪老子一人,深怕錢不夠用的他,就想盡辦法省錢、存錢。每天,他上班一定帶老婆準備的便當,不花錢外食;老婆想要買件新衣服,他總是考慮再三。
連大女兒想學鋼琴、二女兒要學英文,怪老子雖然願意栽培小孩,但算算如果同時學鋼琴和英文,每小時要花1,000元,兩個人同時學,一個月要花1萬6,000元,薪水當場去掉3成;為了減少負擔,只好讓老大學一學期的鋼琴,再換老二學一學期的英文。
甚至連主管、客戶邀怪老子假日打高爾夫球,他都要算計,一盒球20顆要50元,相當於1顆2.5元,跟一顆雞蛋的價錢差不多。打出去一顆球,等於打掉一顆雞蛋,實在浪費,因此他總是推辭,說要陪老婆小孩去公園散步。
中年理財不走旁門捷徑
研讀教科書,一步步穩紮穩打
結果,自己這麼拼、這麼省,財富累積卻如牛步般,難道,這就是上班族的宿命嗎?
看到首富同學之後,怪老子警醒,不是不夠努力,也不是不夠節儉,而是不懂得投資理財。「這是我人生最痛苦的覺悟,從那時起,我立志要學好投資,要投資致富!」他說。
40歲才要開始學理財,該怎麼做?學理工、講究驗算和證據的怪老子,不走問明牌、聽消息等旁門捷徑,寧可從念投資原理的教科書讀起,展開5階段的投資理財大改造:
1.搞懂最根本的投資觀念與理論
怪老子相信一切事情都有理論根據,投資也是,「所有大型投資機構都挑財經科系出身的人才,他們在學校讀的是正統投資理論、財務管理學,所以讀他們必修的教科書,一定不會錯。」
於是他開始細讀原文教科書,「坦白說,一開始是有些困難,因為內容艱澀。」怪老子說,但看完全書之後,發現理論實用,讓自己有信心,理財更有把握。
2.用Excel試算報酬率,設定理財目標
一年下來,讀了至少5本教科書後,怪老子發現,無論是投資股票、買基金,還是購屋,所有投資理財行為的成敗關鍵,決定在報酬率。為了確定理論不會騙人,怪老子開始試算。例如,投資學教科書寫道,「一檔股票的投資報酬率是呈常態分配」,也就是俗稱的「鐘型分配」,但股價上上下下,報酬率怎麼會呈常態分配?
不管股票、基金或房地產
懂得算價值,就不怕市場波動
心裡有質疑,乾脆自己算,他用Excel軟體試算,把報酬率圖型畫出來,果真是鐘型圖。當親眼見到圖型畫出來的那一刻,怪老子說,他又驚又喜,原來教科書說得沒錯,投資股票真的可以用統計學去分析!接著,像上了癮一般,不斷試算各種報酬率。
他開始算,40歲後每個月存5萬元,如果存在平均利率只有2%的定存,10年後只有663萬元;但如果存在10%報酬率的工具,同樣時間卻可以累積出1,000萬元,兩者相差快1倍。
這樣的試算,讓他體悟:投資說穿了就是考驗一個人評估資產價值的準確度,誰可以買到價值被低估的產品,誰就是贏家,買股票、債券、房地產統統都一樣,「當你學會評估金融商品的價值、會算報酬率後,就不會害怕市場波動。」在會算報酬率之後,對於要致富,他得出3個結論:
(1)複利最有效,只要投資在平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上,資產7年就會翻1倍,也就是所謂的72法則。
(2)任何投資所承擔的風險,都必須安全到晚上可以睡得著覺。
(3)投資前一定要先算清楚所有相關數字,最好用的試算工具就是Excel。
3.用複利計算,愈早開始、獲利愈豐
大家都想變有錢、提前退休,但要賺到多少才算是有錢呢?怪老子當然又是先做試算。
他的算法是按他希望過的高品質生活去估算,假設每個月生活費一家要花4萬元,每年國外、國內各兩次旅遊要花50萬元,那麼一年至少要花100萬元。
這筆錢要如何賺?接著再試算,若從40歲用300萬元投資,找到平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7年之後會有600萬元,加上他每年存下一半的薪水約50萬元,最快47歲就可以存下1,000萬元現金。到時候就算不工作,一年靠10%報酬還是可以有百萬元投資收入進帳,而且活得愈久,可以賺得愈多。
不過,計算雖然簡單,但是,什麼樣的投資工具可以讓你安穩地年年賺進10%報酬?他心想,這個工具一定要比定存積極,但風險又不能比股票高,因此選擇了共同基金。
4.不用融資加碼,穩穩賺才實在
1996年底,怪老子小試身手,拿出60萬元積蓄,以每個月5萬元定期定額買進基金,剩下的240萬元則預留做為生活緊急備用金。「因為我中年才開始理財,出手要非常謹慎,我不能忍受一分一毫辛苦賺來的血汗錢,糊里糊塗就拿出去撒。」怪老子說。
雖然那時有想到「風險」,但還是投資新鮮人的他,仍然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用融資加碼」。
貪婪招來危機,只能斷尾求生
體會「買進持有」是不變真理
剛開始買基金不到半年,就遇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但因為剛開始投資,投入金額不高,反而因為市場下跌,使成本攤低,對要長期定期定額投資的他有利,所以持續扣款。果然,風暴過後,投資的基金快速彈升,短短3個月就賺了30%。
接下來,2000年美國網路泡沫破滅,引發全球股市崩跌,台股從萬點下殺到6,000點。因為第1次投資順利賺錢,怪老子心想,台股已經跌4成,再進場的風險不高,若能仿效前次亞洲金融風暴時逢低進場的做法,肯定會賺大錢。於是他把房子拿去向銀行貸款400萬元,單筆加碼買進台股基金。
結果台股不但沒有反彈,後來因為美國爆發911恐怖攻擊事件,台股再重挫到3,411點,他借的400萬元在短短3個月內腰斬一半。從沒虧這麼多錢的他,受不了壓力,斷尾求生,認賠殺出。他回憶說:「那時候房貸利率將近5%~6%,每個月攤還本金和利息就要2萬5,000元,接近全家每個月生活費的一半。那時候每天都不好受,幾乎沒法好好睡覺。」
經過這件事,他得到一個大教訓,教科書上告訴我們不要借錢投資,要分散風險,「買進持有」就好,自己偏偏不聽,結果跌了一大跤。從此之後,他領悟,「我學乖了,投資就照著書上講的原則去做。」
5.做好資產配置,定期定額只賺不賠
開始投資的第5年,怪老子把投資的基金重新配置,股票型基金跟債券型基金各占50%。股票型基金只投資風險波動度低於25%的全球型或區域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也只買全球型、投資等級債,不碰高收益債。
調整好基金投資組合之後,自2001~2006年,這個組合每年都幫怪老子創造超過10%的年化報酬率。結果,只花5年時間,他的資產累積就超過千萬元,2006年3月底,他在50歲生日前3個月,就毅然決定退休。
退休後拉高債券比重
寧願少賺,卻可以降低風險
退休後,怪老子認為投資組合要更穩健,便將股債配置比例調整成3:7,投資目標報酬率也調降到7%。
因此,2008年雖然發生金融海嘯,怪老子投資組合累積的總金額,從2007年最高點只縮水12%。儘管帳面虧損近200萬元,但他完全不受影響,到2009年年底,不但馬上轉虧為盈,而且獲利還超過10%,再度證明「買進並且持有」的策略確實有效。
退休至今5年,怪老子靠著投資,年年賺進逾百萬元。認識怪老子達25年的昔日主管苗衍慶說:「他好幾年前就常跟我們講他在投資基金,沒想到靠著投資理財,竟然在50歲就提前退休,我這個做主管的,卻工作到去年才有辦法退休。」言談間透露著羨慕之意。
不過,怪老子從職場退休之後,並沒有閒著,反而更積極的投入理財教育,不但自設了個人理財網站,還到「Yahoo!奇摩知識+」網站回答網友提問的投資理財問題,「怪老子」的名號因此迅速在網友間傳開。
今年,怪老子出版了《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一書,分享投資理財心得,而他經營的「怪老子理財網」(www.masterhsiao.com.tw),每天的平均瀏覽人次高達2,000人,累積人次更突破了146萬人次。
「這15年下來,我證明自己研發的這套投資方法,非常可靠。」怪老子對《Smart智富》密技記者說,他很後悔自己是到40歲才懂,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女兒和其他年輕人愈早了解「複利」等理財知識,就愈早致富。
社會新鮮人月存8000元
25年也能坐擁千萬
接著,他馬上試算:如果一名22歲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就算薪水只有2萬2,000元,只要每個月存8,000元,投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經過25年複利滾存,47歲時就能存到1,000萬元,之後就算不工作,也都能像他一樣,靠複利「年領百萬元」。
如今的怪老子,老婆想買新衣服,二話不說,掏錢就買。就像他在書上說的:「只要學會用錢賺錢,就會愈老愈有錢。這種人生,豈不快樂?」
【複利公式】FV=PV×(1+R)n次方
FV為期末本利和,PV為期初本金,R為每期利率,n為期數;
上述公式也就是:期末本利和=期初本金×(1+利率)期數次方。
這個複利公式,被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形容為「比原子彈的威力還大」,雖然威力很大,但執行起來卻一點都不難,人人都能輕鬆學會。
如果你不相信,先來看看這個人是怎麼做到的。他是蕭世斌,在網路上的投資理財領域,以「怪老子」名號走紅。一如多數上班族,40歲之前,他拒絕理財,認為那是賭博、投機,相信自己只要辛勤工作,隨著職位攀高、收入增加,財富會自然累積。
40歲前拚命工作領死薪水
血汗錢全放定存,拒賺「投機」財
40歲那年,怪老子雖然已是外商公司高階主管,年薪以百萬元計,而且因為省吃儉用,在銀行存下300萬元存款。但是,一場同學會,他見到當年班上成績墊底的一名同學,靠著投資房產,竟有億萬元的身價,至少是他存款的33倍。
怪老子從此覺悟:個人財富與是否認真工作無關,關鍵在於懂不懂得投資,而投資勝出關鍵就在搞懂複利,「複利是決定財富的關鍵因素,一定要懂、會算,才算真正開始理財。」他說。
40歲以前,怪老子學的是最熱門的電子工程,做事拚命,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36歲就做到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薪水在10年內翻了4倍,認真地用工作累積財富。
回憶當年的生活,怪老子說:「我那時只會存定存,根本不懂什麼是複利。」
精打細算過活,財富累積卻牛步
同學經歷讓他痛苦覺悟
只靠定存理財,觀念會不會太保守?怪老子笑著說,因為父親是職業軍人,媽媽是專職的家庭主婦,從小就灌輸他:認真工作、省吃儉用、乖乖存錢,千萬不可以去賭博賺不正當的錢。所以從25歲開始工作後,他就把賺的錢全放在定存,一做就是15年。
因為有2個女兒,老婆又全職在家,家計全靠怪老子一人,深怕錢不夠用的他,就想盡辦法省錢、存錢。每天,他上班一定帶老婆準備的便當,不花錢外食;老婆想要買件新衣服,他總是考慮再三。
連大女兒想學鋼琴、二女兒要學英文,怪老子雖然願意栽培小孩,但算算如果同時學鋼琴和英文,每小時要花1,000元,兩個人同時學,一個月要花1萬6,000元,薪水當場去掉3成;為了減少負擔,只好讓老大學一學期的鋼琴,再換老二學一學期的英文。
甚至連主管、客戶邀怪老子假日打高爾夫球,他都要算計,一盒球20顆要50元,相當於1顆2.5元,跟一顆雞蛋的價錢差不多。打出去一顆球,等於打掉一顆雞蛋,實在浪費,因此他總是推辭,說要陪老婆小孩去公園散步。
中年理財不走旁門捷徑
研讀教科書,一步步穩紮穩打
結果,自己這麼拼、這麼省,財富累積卻如牛步般,難道,這就是上班族的宿命嗎?
看到首富同學之後,怪老子警醒,不是不夠努力,也不是不夠節儉,而是不懂得投資理財。「這是我人生最痛苦的覺悟,從那時起,我立志要學好投資,要投資致富!」他說。
40歲才要開始學理財,該怎麼做?學理工、講究驗算和證據的怪老子,不走問明牌、聽消息等旁門捷徑,寧可從念投資原理的教科書讀起,展開5階段的投資理財大改造:
1.搞懂最根本的投資觀念與理論
怪老子相信一切事情都有理論根據,投資也是,「所有大型投資機構都挑財經科系出身的人才,他們在學校讀的是正統投資理論、財務管理學,所以讀他們必修的教科書,一定不會錯。」
於是他開始細讀原文教科書,「坦白說,一開始是有些困難,因為內容艱澀。」怪老子說,但看完全書之後,發現理論實用,讓自己有信心,理財更有把握。
2.用Excel試算報酬率,設定理財目標
一年下來,讀了至少5本教科書後,怪老子發現,無論是投資股票、買基金,還是購屋,所有投資理財行為的成敗關鍵,決定在報酬率。為了確定理論不會騙人,怪老子開始試算。例如,投資學教科書寫道,「一檔股票的投資報酬率是呈常態分配」,也就是俗稱的「鐘型分配」,但股價上上下下,報酬率怎麼會呈常態分配?
不管股票、基金或房地產
懂得算價值,就不怕市場波動
心裡有質疑,乾脆自己算,他用Excel軟體試算,把報酬率圖型畫出來,果真是鐘型圖。當親眼見到圖型畫出來的那一刻,怪老子說,他又驚又喜,原來教科書說得沒錯,投資股票真的可以用統計學去分析!接著,像上了癮一般,不斷試算各種報酬率。
他開始算,40歲後每個月存5萬元,如果存在平均利率只有2%的定存,10年後只有663萬元;但如果存在10%報酬率的工具,同樣時間卻可以累積出1,000萬元,兩者相差快1倍。
這樣的試算,讓他體悟:投資說穿了就是考驗一個人評估資產價值的準確度,誰可以買到價值被低估的產品,誰就是贏家,買股票、債券、房地產統統都一樣,「當你學會評估金融商品的價值、會算報酬率後,就不會害怕市場波動。」在會算報酬率之後,對於要致富,他得出3個結論:
(1)複利最有效,只要投資在平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上,資產7年就會翻1倍,也就是所謂的72法則。
(2)任何投資所承擔的風險,都必須安全到晚上可以睡得著覺。
(3)投資前一定要先算清楚所有相關數字,最好用的試算工具就是Excel。
- 名詞解釋_72法則 [ 隱藏 ]
- 所謂的「72法則」,隱含的就是複利概念,最初是用來說明,如果以1%的複利計算,經過72年後,本金就會翻成1倍。 公式如下:72÷年化報酬率=本金翻倍的時間。假設找到年化投資報酬率10%的投資工具,本金翻1倍的時間就是7.2年,算式為72÷10=7.2。
3.用複利計算,愈早開始、獲利愈豐
大家都想變有錢、提前退休,但要賺到多少才算是有錢呢?怪老子當然又是先做試算。
他的算法是按他希望過的高品質生活去估算,假設每個月生活費一家要花4萬元,每年國外、國內各兩次旅遊要花50萬元,那麼一年至少要花100萬元。
這筆錢要如何賺?接著再試算,若從40歲用300萬元投資,找到平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7年之後會有600萬元,加上他每年存下一半的薪水約50萬元,最快47歲就可以存下1,000萬元現金。到時候就算不工作,一年靠10%報酬還是可以有百萬元投資收入進帳,而且活得愈久,可以賺得愈多。
不過,計算雖然簡單,但是,什麼樣的投資工具可以讓你安穩地年年賺進10%報酬?他心想,這個工具一定要比定存積極,但風險又不能比股票高,因此選擇了共同基金。
4.不用融資加碼,穩穩賺才實在
1996年底,怪老子小試身手,拿出60萬元積蓄,以每個月5萬元定期定額買進基金,剩下的240萬元則預留做為生活緊急備用金。「因為我中年才開始理財,出手要非常謹慎,我不能忍受一分一毫辛苦賺來的血汗錢,糊里糊塗就拿出去撒。」怪老子說。
雖然那時有想到「風險」,但還是投資新鮮人的他,仍然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用融資加碼」。
貪婪招來危機,只能斷尾求生
體會「買進持有」是不變真理
剛開始買基金不到半年,就遇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但因為剛開始投資,投入金額不高,反而因為市場下跌,使成本攤低,對要長期定期定額投資的他有利,所以持續扣款。果然,風暴過後,投資的基金快速彈升,短短3個月就賺了30%。
接下來,2000年美國網路泡沫破滅,引發全球股市崩跌,台股從萬點下殺到6,000點。因為第1次投資順利賺錢,怪老子心想,台股已經跌4成,再進場的風險不高,若能仿效前次亞洲金融風暴時逢低進場的做法,肯定會賺大錢。於是他把房子拿去向銀行貸款400萬元,單筆加碼買進台股基金。
結果台股不但沒有反彈,後來因為美國爆發911恐怖攻擊事件,台股再重挫到3,411點,他借的400萬元在短短3個月內腰斬一半。從沒虧這麼多錢的他,受不了壓力,斷尾求生,認賠殺出。他回憶說:「那時候房貸利率將近5%~6%,每個月攤還本金和利息就要2萬5,000元,接近全家每個月生活費的一半。那時候每天都不好受,幾乎沒法好好睡覺。」
經過這件事,他得到一個大教訓,教科書上告訴我們不要借錢投資,要分散風險,「買進持有」就好,自己偏偏不聽,結果跌了一大跤。從此之後,他領悟,「我學乖了,投資就照著書上講的原則去做。」
- 名詞解釋_買進持有 [ 隱藏 ]
- 買入持有是一個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定義為在買入投資標的後就一直持有,直到到期日或特定日期後才賣出,期間不做任何交易,藉此獲取穩定的報酬率。
5.做好資產配置,定期定額只賺不賠
開始投資的第5年,怪老子把投資的基金重新配置,股票型基金跟債券型基金各占50%。股票型基金只投資風險波動度低於25%的全球型或區域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也只買全球型、投資等級債,不碰高收益債。
調整好基金投資組合之後,自2001~2006年,這個組合每年都幫怪老子創造超過10%的年化報酬率。結果,只花5年時間,他的資產累積就超過千萬元,2006年3月底,他在50歲生日前3個月,就毅然決定退休。
退休後拉高債券比重
寧願少賺,卻可以降低風險
退休後,怪老子認為投資組合要更穩健,便將股債配置比例調整成3:7,投資目標報酬率也調降到7%。
因此,2008年雖然發生金融海嘯,怪老子投資組合累積的總金額,從2007年最高點只縮水12%。儘管帳面虧損近200萬元,但他完全不受影響,到2009年年底,不但馬上轉虧為盈,而且獲利還超過10%,再度證明「買進並且持有」的策略確實有效。
退休至今5年,怪老子靠著投資,年年賺進逾百萬元。認識怪老子達25年的昔日主管苗衍慶說:「他好幾年前就常跟我們講他在投資基金,沒想到靠著投資理財,竟然在50歲就提前退休,我這個做主管的,卻工作到去年才有辦法退休。」言談間透露著羨慕之意。
不過,怪老子從職場退休之後,並沒有閒著,反而更積極的投入理財教育,不但自設了個人理財網站,還到「Yahoo!奇摩知識+」網站回答網友提問的投資理財問題,「怪老子」的名號因此迅速在網友間傳開。
今年,怪老子出版了《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一書,分享投資理財心得,而他經營的「怪老子理財網」(www.masterhsiao.com.tw),每天的平均瀏覽人次高達2,000人,累積人次更突破了146萬人次。
「這15年下來,我證明自己研發的這套投資方法,非常可靠。」怪老子對《Smart智富》密技記者說,他很後悔自己是到40歲才懂,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女兒和其他年輕人愈早了解「複利」等理財知識,就愈早致富。
社會新鮮人月存8000元
25年也能坐擁千萬
接著,他馬上試算:如果一名22歲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就算薪水只有2萬2,000元,只要每個月存8,000元,投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經過25年複利滾存,47歲時就能存到1,000萬元,之後就算不工作,也都能像他一樣,靠複利「年領百萬元」。
如今的怪老子,老婆想買新衣服,二話不說,掏錢就買。就像他在書上說的:「只要學會用錢賺錢,就會愈老愈有錢。這種人生,豈不快樂?」
- 小檔案_蕭世斌(怪老子) [ 隱藏 ]
- 出生:1956年 學歷: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經歷:法商阿爾卡特、友訊科技、昱源科技 現職:Yahoo!奇摩理財專欄作家、怪老子理財網站站長;士林、萬華社區大學與淡江大學成人教育部講師;長邑光電顧問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鑽石系統的期指日誌100/08/12(五)
今天(20110812)台指期跳空開高7740(-41)
之後先走高7794(09:01)
之後先走高7794(09:01)
再震盪走低7564(12:51)
收盤7589(-110)
從今天的盤中來看加權三K
早盤轉多
收盤止漲
下周一的觀察點在7499
今天收盤後
我一直在思考
如何在盤中獲利賺錢
我想到的就是
利用轉折的力量
早上開盤前傳來美國大漲
因此我主觀的認為
今天肯定要漲
但事與願違
是我犯了主觀和預測的錯
而忽略了
盤中的轉折與趨勢
如果用我自己的工具來看
早盤開高是常態
但企圖在空方就是變態了
如果是漲勢(開高走高)
則企圖一定是在多方而且漲潮
但今天早上企圖是在空方
這是變態也是背離
跳空開高加上空企圖
是為(漲彈滿足買力耗盡)
之後(三K止漲轉弱轉空)
搭配(空頭企圖漲潮持續)
於是產生了盤中下跌230點的走勢
從高點7794(09:01)跌到7564(12:51)!
主觀預設立場
常常會綁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
成為只偏多或偏空
因而忽略了盤中的轉折與趨勢
今天就是一個範例
100年08月12日 三大法人買賣金額統計表(元) | |||
單位名稱 | 買進金額 | 賣出金額 | 買賣差額 |
自營商 | 3,828,846,182 | 6,592,741,434 | -2,763,895,252 |
投信 | 3,161,842,700 | 2,026,614,745 | 1,135,227,955 |
外資及陸資 | 21,009,570,357 | 41,009,882,182 | -20,000,311,825 |
合計 | 28,000,259,239 | 49,629,238,361 | -21,628,979,122 |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鑽石系統的期指日誌100/08/11(四)
今天(20110811)台指期跳空開低7554(-113)
之後先走低7461(09:0)再走高7748(10:39)
之後先走低7461(09:0)再走高7748(10:39)
然後進入以7617(11:45)為低點的橫盤
收盤7699(+32)
加權今天的三K仍只是轉強
尚未正式轉多
我們說過
由空轉多的三K型態會有四個步驟
止跌
轉強
轉多
漲勢
目前在轉強還不是轉多漲勢
從3/18以來到今天(8/11)
計有11轉折
最近一個轉折在7/29(轉空)至今
未來對應的轉折是轉多
我們就盤中的多空攻防來看
8/09盤中有大戶進場逢低承接
8/10盤中未有追價現象
收盤後才知原來外資連兩天大賣300億
8/11盤中面對美國的大跌
也見有大戶逢低承接的跡象
相對美國的重挫
台股今天的表現(收盤加權小跌-17)
相對抗跌未破8/9的低點7148
算是利空測底
也就是說
除非有更大的利空
否則
7148短期應該不容易再破
今天的行情外資不管有沒有賣超
都是好事
如果有賣超~表示賣不下去了
如果沒賣超~表示短期不看空
明天(8/12)加權站穩7751
就線論線
三K就會(轉多)甚至進入(漲勢)的多頭轉折
這次反彈的強勢股是神基(3005)
姑且不談它是為什麼彈
我們就大盤類股個股的結構來看
它會是市場這次反彈的指標之一
其他的強勢股有
玉晶光(3406)/宏亞(1236)
閎暉(3311)集盛(1455)
觀察反彈後續的方法之一是
這種強勢股當它們休息時有沒有接棒者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八部戰法的實戰口訣
我有兩句實戰口訣
線上1作多2/3買進8賣空
線下5作空6/7放空4買補
突破前高趨勢向上(線上1作多)
回檔修正多頭再漲(23買進)
漲彈滿足買力耗盡(8賣空)
跌破前低趨勢向下(線下5作空)
反彈修正空頭再跌(67放空)
跌回滿足賣力耗盡(4
鑽石系統的期指日誌100/08/10(三)
今天(20110810)台指期跳空開高7596(+62)
之後先走高7698(09:01)再拉回7581(09:53)
之後先走高7698(09:01)再拉回7581(09:53)
然後進入以7581為低點的橫盤
收盤7662(+127)
收盤7662(+127)
加權今天收盤三K轉強
昨天日成交量2010億
今天日成交量1775億
昨天的日量是在下跌1671點之後
出現的大量
按常理說
不太可能是散戶承接
用這個角度來看
這次短線跌深反彈的腳算是扎實
今天的量1775億
少於兩千億
表示短線的反彈持續
除非有更大的利空
否則短線低點7148
短期應該不會再跌
也就是說
短線仍在進行之中
明天加權站穩7799
則三K就能轉多
今天只是轉強
5日均線(7790)仍向下
所以空頭趨勢不變
目前先看跌深反彈
以形態來看
上檔壓力在8071
操作指數
我有幾個基本的工具
兩極戰法
四象戰法
六合戰法
八部戰法
以八部戰法來說
我有兩句實戰口訣
線上1作多23買進8賣空
線下5作空67放空4買補
突破前高趨勢向上(線上1作多)
回檔修正多頭再漲(23買進)
漲彈滿足買力耗盡(8賣空)
跌破前低趨勢向下(線下5作空)
反彈修正空頭再跌(67放空)
跌回滿足賣力耗盡(4買補)
昨天和今天是屬於:
跌回滿足賣力耗盡(4買補)
4是指負乖離負斜率
昨天和今天
外資都賣超三百多億
這會是未來反彈過程要思考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