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 凌墉宏‧元大期貨經理(股)公司 董事長
台灣股票投資市場從民國70年代中蓬勃發展,在民國79年初見到股價加權指數歷史高點12682.41,之後股票市場持續歷經了幾次的高低起伏至今。期間民國83年期貨商開始核准設立,國內投資人由此除了可以進行股票投資之外,也可以著手期貨買賣。
有趣的是,到目前為止如果您有機會問股票投資人:「股票買賣的風險大?還是期貨買賣的風險大?」,答案幾乎跑不掉「當然是期貨的風險大啊!」。姑且不論該答案是否正確,比較值得探討的是國內買賣期貨的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答案也是很明顯「絕大部分是從股票投資市場來的」。所以同一批來自股票市場的投資人在經過股票與期貨的操作之後,大部分的人仍認為期貨的風險大於股票,因此理論上「當然是期貨的風險大啊!」這個答案應該是對的。可是這個答案仍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因為有沒有可能是原先股票市場的投資人把不好的習慣帶到期貨市場,才造成這樣的答案?
在回答問題前,筆者發現一件非常耐人尋味的事情,不曉得有沒有人發現國內主管機關在制定相關「證券交易法」與「期貨交易法」時,就已經告示國人在進行股票買賣與期貨買賣時應該要有所差別。翻遍「證券交易法」等相關法規,法規中稱買賣股票的人為「股票投資人」;查遍「期貨交易法」等相關法規,法規中稱買賣期貨的人為「期貨交易人」。如此一來,是不是很有意思:股票買賣是「投資」、期貨買賣是「交易」。因此「投資」與「交易」就不宜混為一談囉!
那麼筆者回過頭來問:「投資是依靠什麼?」、「交易又是依靠什麼?」,曾經有一位專業人士回答過這樣的答案:「投資靠的是判斷與眼光」、「交易靠的是技巧與反應」,筆者聽了之後只能說這答案「棒!真的是太棒了!」果然專業,一語道破股票與期貨操作上的差異。
經營績效良好的上市、櫃公司,每年或是一段時間會有配股、配息(dividend)的機會,所以在股票投資上若能充分掌握資訊,而且正確分析判斷進而發掘基本面好的股票進場買進持有,未來有機會享有股價上揚的價差或是配股、配息的收益。假如判斷正確眼光高遠,即使一個月、一季或一年之後預估利潤才出現,此項投資都算成功。反觀期貨交易因為是一期、一期買賣,而且是採行保證金信用交易的方式,所以光靠眼光卓著要長期持有期貨是一件頗危險的事情。
期貨講求的是技巧與反應,所謂「技巧」指的是有沒有統計優勢的技術,而「反應」指的是在對與錯之間的處置行為。統計優勢是說「在機率上對的可能性比較高」的這件事,如果今天是平日碰巧您正好站在凱達格蘭大道與重慶南路口的北一女中門口,時間是下午4:30-5:00放學時間,這時候有人矇住您的眼睛請您隨意抓一個在您身旁的人,猜她的衣服是什麼顏色?此時,「綠色!」應該是標準答案。因為北一女中制服是綠色又是放學時間,猜「綠色」對的機會最高,但是有沒有可能猜錯,當然還是有可能,因為您可能會抓到穿著便衣的憲警人員或是其他路人,而他的衣服或許就不是綠色的。反應指的是對與錯之間的處置,很奇怪的情形是一般人在對的時候會作出錯誤的處置,在出錯的時候會作出更加錯誤的處置,投資人或交易人經常性地出現這類錯誤反應,往往才是投資人或交易人賠錢的最大禍首。
為何許多人進行股票投資或是期貨交易都會賠錢
為什麼一般人在進行操作或是交易時,在對的時候會作出錯誤的處置,在出錯的時候會作出更加錯誤的處置?其實這是一個投資心理學的問題。
試問各位讀者,當您進行一項投資或是交易時,您是怕賺錢還是怕賠錢?答案是:「當然是怕賠錢,這還用問」。可是實際上這個心理若是無法有效疏導,經常會限制住多數人的思考,反而在交易行為上出現「怕賺錢」卻「不怕賠錢」的常態性怪異作為。
很奇怪是不是?首先「怕賺錢」這個常態性怪異行為,肇因於投資人或交易人的資金有限所以對於資金非常重視,在進行操作時隨時會有前怕虎、後怕狼的心態,當投資或交易賺錢時卻一直擔心著會賠錢,所以當一般人在做對交易開始賺錢的時候,試想他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不要懷疑就是趕快獲利了結入袋為安,對吧!
至於「不怕賠錢」的交易行為,筆者可以提供兩個例子來說明,首先各位讀者或許會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當我們在等公車的時候,正常是15-20分鐘一班的公車,我們等著等著已經過了20分鐘,公車還沒來。於是我們就決定再等一下,公車應該很快就會來,可是這樣一等很快就超過30分鐘。此時有人會認為都已經等了30分鐘,現在離開到其他地方換公車可能會划不來,所以再等一下吧,一般人經常會因為心有不甘已經等了這麼久不願放棄的心態,而一等再等於是就超過了一個多鐘頭,此時公車卻仍然不確定會不會來。這種越陷越深的情況很悶對不對?
還有更悶的,不曉得讀者有沒有借錢給人的經驗,朋友缺錢向您借 25,000元,約定2星期後還錢。很快的2個星期過去了,朋友仍無消息。第三個星期只好去找朋友了解一下,此時朋友表示因為錢有點耽擱下週20萬元會進來,但是目前手頭稍緊能否再借他10,000元,到時候一併奉還。心想下週就可以拿到錢了,做個順水人情吧!於是再借出1萬塊。第二天朋友過來向您致謝,表示20萬塊錢會提早在星期五拿到,但是因為目前仍有急需乾脆再借給他15,000元湊成5萬塊整數比較好算,他只要週五拿到錢馬上就送過來給您,於是有人就真的再借出15,000元湊成5萬借給朋友,接下就可能出現週五到了朋友卻從此沒了的情況。實際上目前詐騙集團四處行騙,有些技倆就是利用這種越陷越深的心理來達成詐騙的目的。
筆者有幸經常會有機會與一些證券的營業人員見面,筆者常會問這些朋友一個問題「您的客戶群中集保存摺裡面,目前還在的股票是屬於賺錢的還是賠錢的股票?」,幾乎九成以上的回答是「客戶集保存摺裡面的股票都是賠錢的!」,為什麼會這樣?那麼賺錢的股票哪裡去了呢?答案是「賺錢的股票早就賣掉了,賠錢的都留下來了」。厲害吧,這樣看來我們大多數的股票投資人似乎根本就不怕賠錢是吧!
我們試著再整理一次,股票投資人在對的時候(也就是買對股票時),經常做出錯誤的處置(很快就賣掉獲利了結),在出錯的時候(買錯股票賠錢的時候),卻做出更加錯誤的處置(不只不認賠殺出股票,甚至進一步想要長期持有而越陷越深以致套牢。)。這就是筆者所述一般股票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是「怕賺錢」(一賺錢就想跑)而「不怕賠錢」(長期套牢)最真實寫照。如果股票投資人是這樣做股票,請問這些人去交易期貨是不是一樣會按此要領再來一次呢?
因此筆者認為所有投資人特別是股票投資人如果沒有將原先股票操作的不良習慣調整過來,就直接去交易期貨其結果將會同樣惡劣慘不忍睹。筆著認為期貨交易的風險,主要仍是股票投資的不良習慣或是心理所衍生出來的問題而已,理論上期貨交易的風險與股票差別不大。如果真的有差別也只差在有些股票有配股、配息的差異上而已。
至於為何投資人仍會認為期貨交易的風險大於股票投資?主要原因是期貨交易有到期限制且採行保證金信用交易的制度,期貨的優勢是交易人可以依據自身判斷看漲先作多買進、看跌先放空賣出來進行雙向操作。試想普遍股票投資人多數是只做多方(買股票),所以在股票跌的時候才會虧錢,現在這些投資人轉進期貨市場後面臨有期限的雙向操作時,在股票投資人習慣繼續持有損失部位的不良習慣影響下,就會出現指數期貨上漲而交易人繼續持有空頭損失部位,指數期貨下跌而交易人繼續持有多頭損失部位,到了資金撐不住的時候才會認賠出場,而且只要一損失就是大金額,因此投資人才會認為期貨交易的風險大於股票投資。但是經過分析,讀者就可以發現實際上風險是來自交易人不停的持有損失部位的不良習慣而已。
什麼是股票投資或期貨交易的原則?
什麼是股票投資或期貨交易的原則?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想一下投資與交易的目的是什麼?目的當然是為了要「賺錢」啊!
所以賺錢是投資與交易的目的對吧?因此什麼是股票投資或期貨交易的原則?換一個題目就是「要達到賺錢目的的原則是什麼?」。
簡單而言,要達到賺錢的終極目的,不管是股票投資人或是期貨交易人永遠要遵守兩個很簡單的基本原則,第一個原則是要永遠記得「損失一定要小」;第二個原則是要記得「獲利一定要大」,唯有確實遵守這兩個原則,長期而言才有可能達到賺錢的目的。如果有一個股票投資人股票開始賺錢就賣掉,賠錢的股票通通留在集保存摺裡面,然後他跟您說這種做法長期下來他會變成有錢人,請問您的想法是不是很想將他送到精神病院去呢?因為他的做法是獲利小、損失大怎麼有可能長期下來賺到錢?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有關如何在「損失要小」與「獲利要大」的原則下,在實務上落實交易的品質?筆者的建議如下:
如何做到「損失一定要小」的原則:第一是資金管理一定要做好,第二是要有統計優勢的技術,第三是停損點一到確實執行絕不手軟。第四是原則絕不改變。
如何做到「獲利一定要大」的原則,第一是要會將停損轉換為停利,第二是要懂得在對的時候進行加碼操作,第三是要會將加碼操作部位的停損轉換為停利,第四是原則絕不改變。
有關上述原則的相關落實做法,因為篇幅關係筆者建議讀者可以參考本書其他專業人士的相關文章與寶貴經驗,相信在分享這些專業人士的經驗後,各位讀者再融會貫通出來的心得,應該會比單純的原理原則有價值才對。
最後,筆者再與讀者分享一個投資的思考性的例子,如果您經營三家公司,有一家公司賺錢、有一家公司維持損益兩平、有一家公司賠錢。如果因為運作資金週轉有問題必須關閉其中任何一家公司,才能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營運,請問您會關掉哪一家公司?很簡單的問題對吧!
如果您能正確回答上面的問題,再看一下一般人的股票投資或期貨交易行為,當您發現多數人幾乎永遠一致性選擇將賺錢的公司關掉,留下賠錢公司來繼續經營的做法。試問,您覺得這些人的做法好不好笑?